一、国轩高科股吧最新热帖速览
打开东方财富国轩高科股吧,凌晨三点依旧灯火通明。过去24小时,**“固态电池量产倒计时”**与**“大众定增解禁抛压”**两条主题帖被顶到最前排,合计回复已破万条。老股民“锂电扫地僧”贴出一张疑似国轩半固态电池包下线照片,配文“能量密度≥300Wh/kg,年底上车某新势力旗舰”;另一边,刚解禁的机构席位龙虎榜截图也被疯转,**“深股通净卖出2.3亿元”**的红字格外刺眼。

二、国轩高科还能买吗?先问自己三个问题
1. 技术路线到底领先多少?
国轩目前量产的三元电芯能量密度在255Wh/kg左右,**距离宁德时代麒麟电池(255Wh/kg)并无代差**,但成本端高镍正极+硅碳负极的组合让其单Wh成本仍高出5%—8%。真正拉开差距的是**半固态电池**:国轩已拿到某德系豪华品牌定点,预计2025Q2 SOP,单体能量密度310Wh/kg,循环寿命1200次。若顺利落地,**溢价空间或达20%—25%**。
2. 大众定增解禁砸盘有多狠?
2021年大众以每股19.01元参与定增,持股26.47%,今年6月6日迎来解禁。从盘口看,**解禁前两周日均换手率放大至4.7%**,但股价却从18.5元稳站20元上方,说明**承接盘以长线资金为主**。关键观察点:若未来两周股价不跌破19.5元,可视为解禁压力释放完毕。
3. 盈利拐点何时出现?
2023年国轩扣非净利亏损9.3亿元,主因是**碳酸锂库存减值+海外工厂爬坡**。2024Q1毛利率回升至18.2%,**储能业务占比提升至35%**,对冲了动力端价格战冲击。机构一致预期2024全年净利5—8亿元,对应PE约45倍。**若Q2单季净利超3亿元,估值将快速下修至30倍以下**。
三、短线、中线、长线三种玩法拆解
- 短线(1—3周):盯紧20元整数关口,若放量突破21.8元可追,止损设19.2元,博弈半固态电池消息催化。
- 中线(3—6个月):等待Q2财报验证盈利拐点,若储能订单持续超预期,目标区间25—28元。
- 长线(1年以上):大众MEB平台北美工厂2025年投产,国轩作为唯一电池供应商,**潜在订单规模40GWh**,对应营收增量300亿元。
四、机构与散户的暗战:谁在悄悄加仓?
5月北向资金连续净买入12个交易日,累计增持1800万股,**成本区间19.3—20.1元**。与此同时,散户融资余额却从45亿元降至38亿元,**“聪明钱”与“情绪盘”出现罕见背离**。龙虎榜数据显示,近一个月买入前五席位中,三家为机构专用,合计净买入4.7亿元。
五、风险提示:别忽视这三颗雷
- 价格战升级:比亚迪弗迪电池已报价0.45元/Wh,若国轩跟进,毛利率可能再降3个百分点。
- 美国IRA法案:北美工厂需满足50%本土化采购才能拿补贴,目前国轩正极材料依赖中国出口,**2025年前恐难达标**。
- 技术泄密:半固态电池核心专利与中科院合作研发,若出现专利纠纷,量产进度将大幅延后。
六、实战锦囊:仓位与节奏这样配
对于已持仓者,**可保留5成底仓**,剩余仓位做T+0降成本;空仓者建议分两档建仓:首档19.5—20元区间建三成,若放量突破22元再加两成。**切记避开6月6日前后三个交易日**,防止解禁情绪杀。

七、写在最后:锂电下半场,国轩的胜负手
当行业从“市占率”转向“利润率”竞赛,国轩的**储能+高端半固态**双轮驱动能否跑通,将决定它究竟是下一个“二线逆袭”还是“泯然众人”。答案或许藏在2024年三季报的脚注里——那里会首次披露北美工厂的本土化采购比例。
```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