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气模股票,简单说就是把气温、降水、风速、湿度等气象因子量化后,嵌入到股票估值或择时模型里的一种策略。它背后的逻辑是:天气会直接影响能源、农业、旅游、零售、保险等行业的供需与成本,进而传导到企业盈利与股价。下面用问答+拆解的方式,带你从0到1看懂并落地。

为什么天气能影响股价?
自问:难道投资者真的会因为“今天下雨”就抛售某只股票吗?
自答:不是散户拍脑袋,而是机构用天气数据提前定价。举三个高频场景:
- 电力股:持续高温→空调负荷飙升→火电、燃气机组利用小时数增加→业绩超预期。
- 啤酒饮料:热浪来袭→线下即饮渠道销量跳升→二季度营收增速上调。
- 财险公司:台风路径直指珠三角→赔付预期骤增→股价提前反应。
天气模股票的核心数据源
想把天气变成可交易的信号,先解决“数据从哪来”:
- 公开气象站:中国气象局、NOAA、ECMWF,免费但分辨率低(25km×25km)。
- 商业卫星:Planet、Sentinel,提供1km甚至100m精度的云图、地表温度。
- 物联网传感器:农业合作社、物流车队布设的微型气象仪,颗粒度到分钟级。
拿到原始数据后,用空间插值+时间对齐把天气格点映射到上市公司主营区域,例如把“长江流域降水量”关联到某水电站的入库流量。
如何把天气因子写进选股公式?
步骤拆解:
1. 定义行业敏感度
先给行业打标签:

| 行业 | 核心天气变量 | 敏感窗口 |
|---|---|---|
| 火电 | 日最高温度≥35℃的天数 | 6-8月 |
| 制糖 | 甘蔗主产区累计降雨量 | 10-3月 |
| 滑雪场 | 造雪温度≤-5℃的小时数 | 12-2月 |
2. 构建单因子信号
以“空调指数”为例:
空调指数 = Σ(日最高温 - 26℃) 当温度>26℃ 若过去30日空调指数同比+20%,则给电力股加1分。
3. 多因子融合
把天气分与估值、动量、资金流合并:
Score = 0.3×天气分 + 0.4×PEG + 0.3×20日资金流
每月调仓,取Score前10%等权持有。
实战案例:2023年夏季电力行情
时间轴复盘:

- 6月初:ECMWF模型提前两周预测江淮流域将出现40℃以上持续热浪。
- 6月第2周:空调指数同比跳升至+35%,模型触发华能国际、皖能电力买入信号。
- 7月:全国发电量创历史新高,火电企业Q2预告利润普遍+200%,股价阶段涨幅25%-40%。
关键点:天气模型比财报提前整整一个月给出盈利拐点提示。
如何规避天气策略的坑?
自问:天气预测不准怎么办?
自答:用集合预报+止损。
- 取GFS、EC、UKMO三家模型平均值,降低单模型偏差。
- 设置天气信号失效阈值,例如预测高温低于实际2℃以上即平仓。
自问:极端天气事件太少,样本不足?
自答:用合成控制法,把历史上相似环流形势的日期聚类,扩充训练集。
散户也能用的简化版工具
没有量化平台?试试以下组合:
- 数据源:中央气象台每日天气公报(免费)。
- 工具:Excel PowerQuery拉取公报PDF中的表格,自动生成温度距平。
- 选股:当某省出现“持续10天高温橙色预警”时,手动筛选该省内火电标的。
2022年川渝限电期间,用此法在川投能源上拿到18%波段收益。
未来展望:从天气到气候
随着全球变暖,气候趋势比短期天气更具确定性。把ENSO指数(厄尔尼诺/拉尼娜)纳入3-6个月的中期模型,可提前布局:
- 厄尔尼诺→东南亚干旱→白糖减产→做多郑糖。
- 拉尼娜→巴西暴雨→铁矿石运输受阻→做多铁矿航运股。
当天气模股票升级为“气候模股票”,策略的生命周期将从月度拉长到年度,容量与夏普比同步提升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