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思芯片到底处于什么水平?
一句话概括:在移动SoC、安防AI、机顶盒三大领域,海思已稳居全球第一梯队,但在手机旗舰SoC上仍受制裁掣肘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海思芯片家族速览
1. 手机端:麒麟系列
- 麒麟9000:5nm工艺,153亿晶体管,Mali-G78 MP24,至今仍是国产工艺巅峰。
 - 麒麟990 5G:首款集成5G基带SoC,7nm+EUV,AI算力领先同期骁龙865。
 - 现状:受美国制裁,台积电断供,库存有限,Mate 60系列改用高通4G版。
 
2. 安防端:昇腾+HiSilicon IPC SoC
- Hi3559A V100:4K@60fps编码,内置双核NNIE,单芯片即可跑通YOLOv3。
 - 昇腾310:12nm,8 TFLOPS INT8,已广泛用于城市级人脸识别。
 
3. 机顶盒/电视:鸿鹄系列
- 鸿鹄900:8K@120fps解码,支持AVS3、HDR Vivid,国内运营商招标占比超70%。
 
海思芯片性能对比:与高通、联发科谁更强?
CPU/GPU跑分对比
| 芯片 | Geekbench5单核 | Geekbench5多核 | 曼哈顿3.1帧率 | 
|---|---|---|---|
| 麒麟9000 | 1019 | 3704 | 134 fps | 
| 骁龙8 Gen1 | 1235 | 3837 | 176 fps | 
| 天玑9000 | 1270 | 4300 | 162 fps | 
结论:CPU差距在10%以内,GPU落后约20%,但功耗控制更优。
AI算力对比
- 麒麟9000 NPU:2.4 TOPS INT8
 - 骁龙8 Gen1 Hexagon:26 TOPS(含DSP+GPU)
 - 昇腾310:8 TOPS纯NPU,能效比是骁龙8 Gen1的3倍
 
为什么安防厂商偏爱海思?
自问:海思在IPC芯片市占率为何能超60%?
自答:
- 算法固化:内置NNIE引擎,直接跑海康、大华的模型,无需额外开发。
 - 成本控制:单芯片集成ISP、编码、AI,BOM比竞品低15%。
 - 本土支持:深圳本地FAE团队24小时响应,美系厂商做不到。
 
海思芯片的短板在哪里?
1. 先进制程受限
7nm以下需依赖台积电,美国禁令后只能转向中芯国际14nm,性能折损约30%。
2. GPU架构落后
Mali GPU每代性能提升有限,无法与高通自研Adreno抗衡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3. 生态碎片化
手机端GMS缺失,海外市场受限;电视端仅支持鸿蒙,Android TV应用需二次适配。
未来展望:海思还能翻身吗?
1. 国产14nm优化
通过芯片堆叠+架构改进,传闻麒麟9000S已接近骁龙888水平。
2. 拓展汽车与服务器
- 昇腾610车载芯片:7nm,200 TOPS,已定点比亚迪2025款车型。
 - 鲲鹏930服务器CPU:5nm,128核,SPECint_rate2017得分超Intel IceLake。
 
3. 开源RISC-V路线
海思已加入RISC-V国际基金会,下一代物联网芯片或彻底摆脱ARM授权。
选购建议:哪些场景值得选海思?
- 安防摄像头:直接选Hi3519DV500,算法成熟,价格稳定。
 - 电视盒子:鸿鹄818足够,8K解码无压力,性价比高于晶晨S905X4。
 - 二手手机:Mate 40 Pro 5G成色好的仍值3000元,麒麟9000日常体验不落后。
 - 避坑提示:2023年后发布的“麒麟”新机均为高通4G马甲,注意识别。
 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		
    		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