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料市场趋势_健康饮品有哪些

新网编辑 资讯栏目 – 热点资讯 4

2024年的饮料赛道,一边是老品类卷配方,一边是新物种抢心智。健康、功能、情绪价值,谁才是消费者买单的第一理由?下面用自问自答的方式,拆解当下最热的饮料市场趋势,并给出一份可落地的健康饮品清单。

饮料市场趋势_健康饮品有哪些-第1张图片-俊逸知识馆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为什么无糖茶突然“翻红”?

无糖茶不是新物种,却在过去两年实现三位数增长。核心原因有三点:

  • 政策倒逼:糖税试点让含糖饮料成本上升,品牌主动减糖。
  • 场景迁移:从“佐餐饮品”变成“全天水替”,便利店冰柜陈列位翻倍。
  • 口味升级:茉莉龙井、鸭屎香单丛等新茶底打破“苦涩”刻板印象。

消费者真正在意的是“无负担的瘾”,而非绝对无糖。所以代糖复配(赤藓糖醇+甜菊糖苷)成为主流方案,既保甜感又控血糖波动。


电解质水是不是智商税?

先看数据:2023年天猫电解质水销售额同比增长165%,但复购率只有28%。

什么时候必须喝?

  1. 连续运动超过60分钟且大量出汗
  2. 腹泻或发烧导致脱水
  3. 高温户外作业

什么时候不需要?日常办公、逛街、轻度健身。此时钠摄入量已超标,再喝电解质水反而加重肾脏负担。

饮料市场趋势_健康饮品有哪些-第2张图片-俊逸知识馆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选购技巧:看配料表前五位,钠含量≤50mg/100ml、糖分≤5g/100ml的才合格。


植物奶能否替代牛奶?

植物奶的爆发源于乳糖不耐人群(中国成年人占比92%)和环保主义者的双重需求。

主流品类对比:

品类蛋白质含量优势短板
燕麦奶1.0-1.5g/100ml膳食纤维高碳水偏高
杏仁奶0.5-1.2g/100ml低卡过敏原风险
豌豆奶3.0-3.5g/100ml氨基酸完整豆腥味重

结论:不能完全替代牛奶,但可作为饮食多样化选择。儿童、孕妇仍建议以配方奶或牛奶为主。


2024值得关注的健康饮品黑马

1. 益生元气泡水

在气泡水里添加低聚果糖,每瓶含5g膳食纤维,解决“喝汽水怕胖”的痛点。代表品牌“X”上市三个月拿下天猫气泡水TOP3。

饮料市场趋势_健康饮品有哪些-第3张图片-俊逸知识馆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. NFC蔬菜汁

非浓缩还原技术保留92%营养素,西芹+羽衣甘蓝组合成为健身党新宠。关键差异点:不加苹果汁调和,纯蔬菜配方每瓶热量低于50大卡。

3. 适应原草本饮

添加人参、灵芝、玛咖等“适应原”成分,主打“抗疲劳”场景。需注意:每日摄入量≤3mg人参皂苷,过量反而心悸。


如何快速判断一款“健康饮料”是否靠谱?

记住三看一闻

  • 看标签:营养成分表是否标注“每份”而非“每100ml”(常见陷阱)
  • 看添加剂:苯甲酸钠、山梨酸钾等防腐剂排序越靠后越好
  • 看认证:有机认证、低GI认证至少具备其一
  • 闻气味:天然果汁有发酵味,香精勾兑的刺鼻且留香久

线下渠道的新机会在哪?

便利店冷柜正在经历“健康分层”:最上层放高价功能饮料(10-15元),中层是平价无糖茶(5-6元),底层则是传统含糖汽水。新品牌想突围,可以抢占“腰部价格带”——7-9元区间,用“清洁标签+小众原料”打差异化。

例如华东地区出现的“糙米酵素饮”,定价8.8元,在罗森单店日销40瓶,核心话术是“0添加、助排便、比奶茶便宜”。


健康饮品的终极战场:情绪价值

当成分党越来越专业,品牌开始卷“喝下去的感觉”

日本市场流行的“GABA水”添加γ-氨基丁酸,宣称“喝一瓶焦虑少一半”;国内某新品牌推出“荔枝玫瑰胶原蛋白饮”,用“熬夜脸救星”替代传统“补胶原”话术。本质是把功能数据翻译成情绪语言

测试方法:把产品文案遮住,只看瓶身设计,能否在3秒内联想到一个具体场景?比如“加班到凌晨”“火锅后补救”——能联想到,就成功了一半。

发布评论 0条评论)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