彩妆市场现状:谁在买、买什么、花多少钱
2023年中国彩妆零售额突破1,350亿元,同比增长18.4%,其中线上渠道贡献超六成。谁在主导消费?

- 18-25岁:Z世代占比46%,偏爱“氛围感”单品;
- 26-35岁:新锐白领追求“高效+多功能”,客单价高出均值32%;
- 36-45岁:熟龄肌人群开始关注“养肤型彩妆”,复购周期缩短至45天。
彩妆品类热度榜:口红仍是流量王,但“一盘多用”正崛起
天猫数据显示,口红GMV占比28%,稳居第一;然而增速最快的是腮红膏+高光二合一盘,年增92%。
细分赛道黑马
- 唇部精华:解决“拔干”痛点,客单价可达普通唇釉2.3倍;
- 水眉笔:填补“野生眉”需求空白,抖音单月搜索量破800万;
- 固态唇粉:便携+哑光,小红书相关笔记互动率高出均值45%。
彩妆市场趋势:三大关键词锁定未来两年红利
1. 成分党升级:彩妆也要“功效化”
烟酰胺、玻色因、积雪草提取物开始出现在粉底、遮瑕配方中。消费者提问:“彩妆真能养肤吗?”实验室数据表明,添加2%烟酰胺的气垫,8周后肌肤亮度提升1.3个色阶,但前提是防晒同步。
2. 场景细分:从“通勤”到“露营”
露营热带动防水防汗概念,2023年相关关键词搜索量同比上涨210%。品牌如何切入?
- 推出12小时持妆的矿物质散粉;
- 联合户外KOL做“暴晒8小时不脱妆”实测。
3. 可持续包装:环保不是口号
可替换芯设计让同价位产品复购率提升27%。消费者愿意为环保溢价支付多少?调研显示,Z世代可接受溢价区间10%-15%。
如何选品:四步模型跑赢大盘
Step1 数据验证:用“搜索增速”而非“销量”找潜力股
在生意参谋输入“唇粉”,发现近30天搜索环比+68%,而销量榜TOP20尚未出现同类单品,即为蓝海信号。

Step2 人群对焦:一张画像决定SKU深度
以“大学生军训防晒彩妆”为例,核心需求是不假白+易卸,可精简至2个色号,降低库存风险。
Step3 卖点翻译:把实验室语言变成用户语言
“微米级粉体”不如说粉质细到看不见毛孔;“成膜剂”改写成戴口罩也不蹭妆。
Step4 测品节奏:7天短视频+14天直播AB测
抖音先用3支15秒短视频测试点击率,高于12%再进入直播间;直播阶段用不同赠品测试转化率,最终保留ROI>2的组合。
价格带机会:下沉市场并非只有“低价”
三线及以下城市彩妆人均年支出312元,但59-89元价格带缺货严重。为什么?
- 国际大牌下沉定价过高;
- 白牌质量不稳定。
解决方案:用大牌同厂原料+简包装,把成本压缩在30%以内,留出足够渠道利润。

渠道打法:从“全域铺货”到“单点打爆”
抖音:内容即货架
2023年彩妆类目GMV中,直播间占比54%,短视频挂车占21%。爆款公式:
- 前3秒特写毛孔对比;
- 中段化妆师手法;
- 结尾限时买赠。
小红书:搜索拦截心智
布局“品类词+痛点词”,如“油皮粉底暗沉”,抢占首屏3篇笔记;再用评论区埋关键词提升权重。
线下:快闪店做“体验溢价”
完美日记在成都SKP的快闪店,通过AI肤色检测推荐色号,单日坪效达4,800元,是普通柜台的6倍。
风险预警:三大坑别踩
- 过度堆成分:粉底里加10%烟酰胺,结果刺激致敏,差评率飙升;
- 盲目追IP联名:某动漫联名眼影盘,因角色“塌房”导致库存积压;
- 忽略备案周期:新色号的色素审批可能长达3个月,错过节日档。
2024年选品清单(可直接落地)
| 品类 | 目标人群 | 核心卖点 | 建议零售价 |
|---|---|---|---|
| 冻干唇粉 | 学生党 | 0油脂不闷痘 | 59元 |
| 抗蓝光粉底液 | 996白领 | 8小时不暗沉 | 129元 |
| 三合一眉粉笔 | 新手 | 1分钟画野生眉 | 49元 |
最后自问自答:彩妆市场还有机会吗?
答:只要人群需求在裂变,机会永远存在。下一个爆发点可能藏在“银发彩妆”或“男士局部遮瑕”,关键是把数据洞察翻译成用户尖叫点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