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要做酒店市场分析?
酒店市场分析不是“锦上添花”,而是“生死线”。没有数据支撑的决策,等于在黑暗中射箭。通过系统化的市场分析,酒店可以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提前发现需求缺口,抢占空白细分市场
- 精准定价,避免“低价失血”或“高价空房”
- 优化渠道投放,把预算花在转化率最高的OTA或直销平台
酒店市场分析怎么做?五步闭环模型
第一步:锁定分析维度
先问自己:“我想解决什么问题?”不同阶段的酒店,维度完全不同:
- 新开业酒店:重点看区域客源结构、竞品房量与价格带
- 成熟酒店:关注复购率、渠道占比变化、竞争对手促销节奏
- 改造升级酒店:聚焦消费升级趋势、目标客群支付意愿
第二步:数据采集三板斧
数据来源不求多,但求“可交叉验证”:
- OTA平台爬虫:抓取携程、美团、飞猪近90天销量、评分、价格曲线
- GDS与STR报告:获取区域平均入住率(Occ)、平均房价(ADR)、每间可售房收入(RevPAR)
- 本地政务数据:文旅局公布的会展排期、航班/高铁班次增量,预测商务客源波动
酒店市场分析包括哪些内容?一张图看懂核心模块
模块一:客源结构画像
自问:“谁在为我的房间买单?”
| 维度 | 工具 | 关键指标 | 
|---|---|---|
| 年龄 | OTA后台用户标签 | 25-34岁占比≥45%需增加智能房控 | 
| 出行目的 | 订单备注关键词抓取 | 商务差旅出现“协议价”频次高,需强化企业直连 | 
| 停留时长 | PMS系统报表 | 连住2晚以上占比超30%,可推“住三付二”套餐 | 
模块二:竞争对手拆解
核心问题:“对手抢走了我哪类客人?”
- 价格锚点:选取3公里内同星级3家酒店,记录其平日/周末BAR价(Best Available Rate),计算价差容忍度(±8%为安全区)
- 促销节奏:用Python抓取竞品近半年活动,发现“提前14天预订享85折”出现频率最高,可针对性推出“提前21天8折”截胡
- 差评痛点:爬取竞品1-2星差评,统计“隔音差”“早餐排队”出现次数,反向优化自身产品
模块三:需求趋势预判
自问:“明年此时,客人还会为同样的理由来吗?”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宏观事件: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,提前布局场馆周边酒店,锁定团队房协议
- 消费偏好:小红书“宠物友好酒店”笔记增长,评估改造成本与溢价空间(平均可加价15%)
- 技术替代:元宇宙会议兴起,商务客源可能减少,需增加“远程办公场景”房型(高速WiFi+人体工学椅)
如何把分析结果变成营收?三个实战案例
案例一:经济型酒店逆袭
某二线城市火车站附近酒店,通过分析发现:
- 凌晨到店客人占比28%,但周边无24小时餐饮
- 竞品均未提供免费接送站
行动:增设深夜简餐+5公里内免费接送,3个月后OTA评分从4.2升至4.7,RevPAR增长22%
案例二:度假酒店淡季破局
三亚湾某五星酒店,Q3 historically为淡季,通过数据发现:
- 家庭客对“托管服务”搜索量激增
- 竞品亲子活动同质化严重
行动:联合乐高教育推出“3天2晚STEM夏令营”,套餐价格比平日高40%,入住率仍达85%
案例三:商务酒店截胡会议团
北京望京某酒店,监测到某跨国企业Q2将举办200人培训,但已签约周边竞品。通过分析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竞品会议室面积不足,需拆分两场
- 客户对“清真餐”有特殊需求
行动:推出“一站式清真会议包价”+免费升级套房给讲师,最终抢回70%房量
常见误区与避坑指南
误区一:只看平均房价,忽略动态定价
错误示范:全年固定BAR价,旺季错失溢价,淡季血亏甩房
正确做法:用STR的MPI(市场渗透率指数)监控,当MPI>110时提价5%-8%
误区二:过度依赖OTA数据,忽视直销渠道
自问:“如果携程明天把我排名降10位,我该怎么办?”
解决方案:将会员体系与微信生态打通,用企业微信沉淀常旅客,复购率可提升18%-25%
误区三:把市场分析当“一次性报告”
市场分析应是“周度小迭代,季度大复盘”:
- 每周监控竞对价格变动,用飞书多维表格自动预警
- 每季度重新跑一遍客源结构,发现商务客减少时,立即调整房型配比(如减少双床房,增加大床房)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		 
    		 
 
                 
 
                 
 
                 
 
                 
 
                 
 
                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