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怎么样?一句话概括:它是国内最早开设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院系之一,学科实力稳居全国前五,毕业生在影视、设计、教育、互联网内容等领域拥有极高认可度。

学院历史与学科地位
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前身可追溯至1915年的手工图画科,2002年正式建院。短短二十年,它完成了从“师范特色”到“综合顶尖”的跨越:
- 全国首批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,与北大、清华并列
- 戏剧与影视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+,与中央戏剧学院、北京电影学院同档
-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连续多年位列软科排名全国第一
为什么北师大艺传能后来居上?答案在于“师范底色+综合大学资源”:既能获得教育学、心理学等校内强势学科支撑,又能共享北京区位带来的央视、腾讯、阿里等行业资源。
本科专业设置:四大方向如何选
1. 影视传媒类
含戏剧影视文学、广播电视编导、数字媒体艺术。课程设计突出“技术+叙事”双轮驱动:大一大二夯实视听语言与编程基础,大三大四进入VR创作、交互叙事实验室。
2. 美术设计类
美术学、艺术设计学、书法学三个专业共享“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”平台,学生可跨专业选修服务设计、数字遗产等模块,毕业作品曾入选威尼斯双年展。
3. 音乐舞蹈类
音乐学(师范/非师范)、舞蹈学师资雄厚,拥有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(京剧),学生可直通国家大剧院实习。

4. 艺术理论类
艺术史论专业实行“小班制+导师制”,本科即可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,保研率超过50%。
研究生培养:学术与创作并重
硕士层面,学院开设学术型(艺术学理论、戏剧与影视学)+专业型(广播电视、美术、舞蹈)双通道:
- 学术型:要求CSSCI论文或国家级科研项目经历,毕业生多进入985高校任教
- 专业型:必须完成院线级短片或省级以上展览,近年学生作品获金鸡百花、北京国际电影节奖项
博士阶段更强调“交叉学科”,例如“艺术治疗”“数字人文与影像”等方向,导师组常由艺传学院+心理学部+人工智能学院共同组成。
就业前景:数据背后的三条路径
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:
- 38%进入体制内:中宣部、文旅部、各省市广电局及重点中学
- 42%签约互联网与内容科技:腾讯、阿里、字节跳动、爱奇艺、B站
- 20%深造或创业:保研至本校、清华、哥大、伦艺;创业项目聚焦数字文创、艺术教育SaaS
为什么北师大艺传学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?核心在于“双证书”:毕业时既能拿到艺术学学位,又能考取教师资格证,同时具备编程、数据分析等复合技能。

报考建议:文化课与作品集如何平衡
很多考生问: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文化课要多少分?
以2023年北京录取为例:
- 数字媒体艺术:综合分=省统考成绩×0.6+文化分×0.4,最低618分
- 戏剧影视文学:按高考文化分录取,最低634分(超一本线110分)
作品集准备要点:
- 突出“问题意识”:例如用交互影像探讨老龄化社会,而非单纯炫技
- 展示“研究能力”:附文献综述、用户调研、迭代过程
- 控制时长:短片类5分钟内,交互类提供可执行文件或链接
校园资源:在北京“四环内”读艺术是什么体验
学院位于北师大海淀本部,步行10分钟即达中国电影资料馆,骑车15分钟到798艺术区。校内资源同样硬核:
- 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:拥有亚洲高校首套8K HDR虚拟制片系统
- 京师美术馆:每年举办30余场展览,学生可申请策展助理岗位
- 艺术治疗实验室:与北医六院合作,提供实习与科研机会
住宿方面,本科生住“学十六楼”四人间,研究生可申请“留学生公寓”双人间,均配有24小时琴房、剪辑室。
常见疑问快答
Q:非艺术生可以报考吗?
A:可以。数字媒体艺术、艺术史论等专业文理兼收,但需参加省级美术统考或校考。
Q:转专业难度如何?
A:大一末可申请,需原专业前30%+目标专业考核,近年成功率约15%。
Q:国际交流机会多吗?
A:与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、纽约大学Tisch学院等签有3+1+1本硕连读项目,每年选派20名免学费交换生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