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朱雀门在哪_北京朱雀门历史由来

新网编辑 百科栏目 – 生活百科 21

北京朱雀门到底在哪儿?

打开北京地图,很多人把“朱雀门”误当成前门或永定门。其实,**真正的朱雀门位于今天天安门广场南端,大致在正阳门与毛主席纪念堂之间**。明代北京城扩建时,为了对应南京紫禁城的“朱雀门”,在皇城最南端开辟了一座礼仪性城门,民间俗称“大明门”,清代改称“大清门”,辛亥革命后叫“中华门”。1954年扩建天安门广场,这座单檐歇山顶的砖石城门被拆除,原址铺设了广场地砖,只留下一块“中华门”石匾藏于国家博物馆。

北京朱雀门在哪_北京朱雀门历史由来-第1张图片-俊逸知识馆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朱雀门的历史由来

1. 名字里的“朱雀”有什么讲究?

“朱雀”源自二十八宿南方七宿,古人以四象配四方,南方属火,色赤,神鸟朱雀守护。**将皇城正门命名为朱雀门,象征王朝“面南而治”的正统地位**。北京在元大都时期并无此门,明成祖朱棣迁都后,为了超越南京规制,特意在永乐十七年(1419年)南拓城墙,于中轴线上新建此门,形成“前朝后市”的完美格局。

2. 从大明门到中华门:三次易名背后的政治密码

  • 大明门(1420—1644):门额由大学士解缙题写,石质青黛,阴刻填金,彰显永乐盛世。
  • 大清门(1644—1912):顺治元年,礼部仅用黄纸糊住“明”字,改书“清”字,民间讽为“一夜改朝”。
  • 中华门(1912—1954):袁世凯政府为表共和,将满文门额拆下,改刻汉文“中华门”,由书法家翁同龢后人题写。

朱雀门为何被拆除?

1954年,北京常住人口已突破两百万,**天安门广场面积不足5公顷,无法容纳大型集会**。苏联专家建议“打通中轴线”,于是中华门与两侧千步廊一并拆除,广场扩展至44公顷。拆下的琉璃瓦、汉白玉须弥座部分用于修建人民大会堂地基,城砖则运往昌平十三陵修水库。如今,游客站在毛主席纪念堂北门,脚下即是朱雀门原址。


朱雀门建筑细节:一座被忽略的“皇城第一门”

1. 形制:单檐歇山顶为何等级低于天安门?

虽然位置显赫,但**朱雀门仅为皇城正门,而天安门是宫城正门**,故屋顶等级低一等,采用单檐歇山顶而非重檐。门洞五间,中为御路,两侧为王公百官通道,门前石狮、华表、下马碑一应俱全。

2. 门匾:一块石头的传奇

“中华门”石匾长4.7米,高1.8米,厚0.7米,重达30吨。1958年大炼钢铁时险些被砸碎炼钢,幸得文物部门连夜运至故宫筒子河库房。2006年国家博物馆新馆落成,这块历经三朝的石匾终于重见天日,成为展厅里最沉默的“北京记忆”。


朱雀门与周边古迹的隐秘关联

1. 千步廊:皇城外的“新闻发布厅”

朱雀门两侧曾有东西向廊房各110间,**明清两代科举放榜、秋审勾决皆在此张榜公示**,堪称古代“政务公开栏”。如今,国家博物馆西侧地下通道的墙壁上,嵌有千步廊遗址考古照片。

北京朱雀门在哪_北京朱雀门历史由来-第2张图片-俊逸知识馆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. 棋盘街:老北京最早的CBD

朱雀门外至正阳门之间,曾有“棋盘街”商贸区,**绸缎、珠宝、书肆云集,林则徐、曾国藩都曾在此购书**。1900年庚子事变,八国联军纵火焚毁街市,棋盘街从此消失,只留下“前门大街”的北段延续商业血脉。


如何“看见”消失的朱雀门?

虽然城门已不存,但仍有三种方式触摸历史:

  1. 数字复原:首都博物馆官网提供3D朱雀门模型,可720度旋转观察斗拱细节。
  2. 老照片比对:法国摄影师阿尔伯特·卡恩1912年拍摄的彩色照片中,中华门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
  3. 实地踏勘:每天升旗仪式前,国旗护卫队正步走的起点,正是当年朱雀门中门御道的中心线。

朱雀门对现代北京的影响

中轴线申遗文本中,**“消失的朱雀门”被列为重要历史信息点**,其地下基址经考古探测,发现明代夯土层厚达1.2米。2025年,天安门广场地下空间改造计划将设置“朱雀门遗址展示窗”,游客可透过玻璃地面,直视六百年前的城门基石。这座曾经“皇城第一门”,终将以另一种方式回到公众视野。

北京朱雀门在哪_北京朱雀门历史由来-第3张图片-俊逸知识馆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发布评论 0条评论)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