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利股份当前估值到底贵不贵?
打开任何一款行情软件,输入“600887”就能看到伊利股份的最新数据。截至最近收盘,滚动市盈率约18.7倍,低于过去五年均值22倍;股息率则抬升到3.6%,创三年新高。横向对比食品饮料板块,伊利估值处在30%分位,明显低于调味品与啤酒龙头。换句话说,市场给伊利的定价已经隐含了“增长放缓”甚至“零增长”的预期。

2024年业绩能否重拾两位数增长?
拆解收入结构,液体乳仍占65%,但增速已降至低个位数;奶粉及奶制品贡献22%,增速15%+;冷饮和其他创新品类则保持20%以上的高增。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给出三大抓手:
- 产品结构升级:金典、安慕希继续推新口味、新包装,提升吨价。
- 渠道下沉:乡镇网点数量再增10万家,低温奶冷链配套同步跟进。
- 奶粉突围:收购澳优后,伊利系奶粉市占率已升至第二,2024年有望冲击第一。
综合券商一致预期,2024—2026年营收复合增速8%—10%,净利润复合增速12%—14%,重回双位数通道概率较高。
原奶价格波动对利润影响几何?
生鲜乳价格自2023Q3见顶后持续回落,目前同比降幅10%左右。伊利通过:
- 长期锁价合同覆盖60%以上原奶需求;
- 自有牧场占比提升至35%,平滑周期;
- 高端化提价对冲成本波动。
历史回溯显示,原奶每下降1%,伊利毛利率可扩张0.2—0.3个百分点。2024年若奶价维持低位,毛利率有望回升至34%以上,带动净利率突破9%。
竞争格局是否恶化?蒙牛、新乳业的威胁有多大?
常温奶CR2已超65%,价格战空间被渠道费用天花板锁死。蒙牛在2023年主动收缩促销力度,行业整体费用率下降1.5个百分点。区域乳企如新乳业、光明虽在低温鲜奶发力,但冷链半径限制使其难以全国化。伊利凭借渠道纵深+品牌溢价,常温基本盘稳固;低温板块通过“畅轻”“金典鲜牛奶”快速放量,市占率已升至25%,与蒙牛差距缩小至5个百分点。

股东回报:高股息能否持续?
伊利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420亿元,分红率常年维持70%左右。2023年派息1.2元/股,对应现价股息率3.6%。现金流方面,经营现金流净额连续五年大于净利润,资本开支高峰已过,未来三年自由现金流有望稳定在100亿—120亿元。按管理层口径,分红率至少保持65%,高股息具备可持续性。
技术面:股价何时走出底部箱体?
月K线显示,伊利自2021年高点回撤45%后,在22—28元区间横盘18个月。量能方面,近期出现三次放量阳线,MACD月线级别金叉,典型底部特征。短期压力位30元(250周线),若突破并站稳,上行空间可看35—38元,对应2024年20倍PE,仍低于历史中枢。
外资与公募的最新动向
北向资金自2023年11月起连续12周净流入,持仓比例从9.2%升至11.5%。公募基金2024Q1季报显示,伊利重回食品饮料前五大重仓,环比增持1.2亿股。长线资金回流往往领先基本面拐点1—2个季度。
潜在风险点不得不防
- 需求复苏不及预期:若2024年宏观经济低于预期,高端白奶动销可能再次放缓。
- 新生儿数量下滑:奶粉业务高增逻辑或受人口数据拖累。
- 食品安全黑天鹅:历史上三聚氰胺事件对板块估值冲击极大,需跟踪质检通报。
普通投资者如何制定操作策略?
左侧定投:在22—25元区间逢跌分批买入,每跌3%加仓一成,拉低成本。
右侧突破:放量站稳30元后追涨,止损位设27元,目标35元。
长期收息:现价买入并持有三年,股息再投入,预期年化回报10%—12%(股息+估值修复+业绩增长)。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