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公司背景:从“曙光”到“国家队”
中科曙光成立于1996年,背靠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,是国内最早从事高性能计算(HPC)与服务器研发的企业之一。 “曙光”二字既寓意打破国外技术垄断,也象征中国超算产业的破晓。经过二十余年发展,公司已从单一的HPC硬件供应商,成长为覆盖芯片、整机、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的全栈解决方案提供商。 2014年在上交所上市后,市值一度突破千亿,被资本市场视为“信创龙头”。

二、主营业务:三条曲线支撑增长
1. 高性能计算(HPC)
连续10年入围全球TOP500超算榜单,自主研发的“曙光6000”曾排名世界第二。 政府、科研院所、气象、能源是其核心客户,**毛利率保持在35%以上**。
2. 通用服务器与存储
基于x86+国产芯片双轮驱动,产品线从机架、刀片到AI服务器全覆盖。 在电信、金融集采中多次中标,**2023年国内服务器市场份额约7%**。
3. 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
旗下“曙光云”已在全国建设50+城市云中心,政务云市场占有率前三。 通过“数据中国”战略,将政府数据资源转化为可持续运营资产。
---三、技术实力:国产替代的核心抓手
Q:中科曙光在“卡脖子”环节有哪些突破? A: - 芯片层:参股海光信息,x86架构CPU率先量产,性能对标Intel中端; - 操作系统:深度绑定麒麟软件,服务器OS通过等保四级认证; - 整机层:自研主板、BIOS、BMC,**国产化率超过80%**; - 软件栈:提供并行文件系统、AI框架优化,降低用户迁移成本。
---四、财务表现:稳健还是激进?
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速18%,净利润复合增速25%,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五年为正。 **2023年财报亮点**: - 营收142亿元,其中高毛利软件与服务占比首次突破30%; - 研发投入21亿元,占营收比14.8%,高于行业平均; - 资产负债率52%,低于浪潮、紫光等同行。

五、人才与薪酬:研发岗值得去吗?
Q:中科曙光给应届生开多少钱? A: - 硕士研发岗:北京/上海28-35万总包,含补贴与期权; - 博士算法岗:年薪45万+,可参与国家专项; - 福利:六险二金、北京户口指标、人才公寓; - 加班文化:项目节点强度大,但弹性打卡+调休相对人性化。
---六、行业竞争:与华为、浪潮的差异化
- 华为:全生态闭环,但受制裁影响,曙光在政务市场承接溢出订单; - 浪潮:规模领先,却依赖Intel,国产化进度慢于曙光; - 曙光优势:**中科院血统+全栈可控**,在保密、军工、科研领域壁垒深。
---七、风险与挑战
1. 地缘政治:若美国扩大实体清单,高端GPU供应或受限; 2. 客户集中:政府及国企占比超60%,预算周期影响回款; 3. 技术迭代:ARM服务器、RISC-V架构可能冲击现有x86路线。
---八、未来看点:第二增长曲线在哪?
- 液冷数据中心:全国首个商业化PUE<1.04的液冷集群,2024年订单有望翻倍; - AI算力租赁:与地方政府共建“东数西算”节点,轻资产模式复制性强; - 海外市场:借“一带一路”输出超算整体方案,东南亚已落地3个项目。
---九、投资者视角:股价催化剂
短期看信创招标节奏,中期看海光CPU放量,长期看城市云运营利润。 机构一致预期2024年净利润25亿元,对应PE约28倍,低于半导体设备板块均值。

十、求职者建议:三类人最适合加入
- 体系内跳槽:原科研院所、军工单位人员,可无缝衔接项目资源; - 芯片/系统级开发:希望参与国家级大工程,而非互联网业务迭代; - 长期主义者:接受“慢公司”节奏,看重技术沉淀与政策红利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