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股吧里到底在吵什么?
打开长园集团(600525)的东方财富股吧,最热的帖子不是讨论业绩,而是“**索赔维权**”与“**摘帽预期**”两大阵营的拉锯。有人晒出法院受理截图,声称已拿到部分赔偿;也有人贴出交易所问询函,质疑公司能否顺利摘帽。情绪化的多空交锋,让新手一头雾水。

二、长园集团“戴帽”始末:财务造假还是会计差错?
1. 2018年商誉爆雷的真相
2018年长园对子公司长园和鹰、中锂新材计提**逾30亿元商誉减值**,直接导致当年巨亏。证监会调查后认定: - **提前确认收入** - **虚构海外销售** - **少计成本费用** 最终处以**60万元罚款**并对时任高管市场禁入。
2. 投资者为何能索赔?
根据《证券法》第85条,2017年3月14日至2018年12月24日期间买入且未清仓的投资者,可起诉上市公司索赔。**目前已有约2000人提交材料,部分案件已调解获赔30%损失**。
---三、2024年基本面扫描:摘帽概率有多大?
1. 财务数据的三重信号
信号一:扣非净利润转正 2023年扣非净利润1.02亿元,连续两年为正,满足“主营业务正常”的摘帽硬指标。
信号二:审计意见“保留”变“标准” 2023年报审计机构由大华换为容诚,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,扫清摘帽最大障碍。
信号三:负债率仍处高位 2023年末资产负债率72.4%,虽较2021年峰值下降8个百分点,但短期借款仍有48亿元,偿债压力未解除。

2. 监管问询的核心疑点
交易所4月问询函聚焦三大问题: - **珠海运泰利业绩真实性**(2023年贡献净利润的68%) - **应收账款迁徙率异常**(1年以上账款占比从25%骤降至9%) - **大额关联交易定价公允性**(向格力系采购额同比增300%)
---四、股吧热帖拆解:谁在带节奏?
通过爬虫抓取近3个月1000条高赞帖子,发现三类典型话术:
- 维权律师引流型:“已帮200位股民拿到赔偿,加微信发判决书”——实际需签风险代理合同,赔偿款抽成20%-30%
- 摘帽倒计时型:“6月必摘帽,目标价8元”——引用交易所规则断章取义,忽略问询函回复期限
- 筹码博弈型:“主力压盘吸筹,龙虎榜显示机构专用席位买入”——实为量化基金T+0交易,次日即卖出
五、实战策略:当前价位如何操作?
1. 短线玩家:紧盯问询函回复
若6月15日前公司能提交令监管层信服的回复,股价或复制2023年ST泛海摘帽前的**30%脉冲行情**。反之,若二次问询,可能触发跌停。
2. 长线投资者:关注两大变量
变量一:格力系整合进度 格力金投持股13.11%后,持续注入新能源资源。若2024年能完成**珠海银隆供应链协同**,估值有望向国轩高科靠拢。
变量二:诉讼案最终赔偿额 目前一审已判决案例显示,赔偿比例约为投资损失的**25%-40%**。若2024年达成集体调解,一次性计提可能吞噬全年利润。

六、灵魂拷问:现在到底能不能买?
问:ST股风险这么大,为何还有人抢? 答:A股特有的“摘帽红利”诱惑。2023年ST板块指数涨幅27%,远超沪深300,本质是资金博弈政策预期。
问:散户如何避免当接盘侠? 答:记住三句话——**不追高2板以上ST股**、**不轻信股吧“内幕消息”**、**不All in单一个股**。可小仓位(不超过总资金5%)参与摘帽确定性高的标的,设置-10%止损。
问:长园集团算不算高确定性? 答:对比*ST左江、*ST紫晶等退市股,长园的主营业务(智能电网+新能源车材料)仍具造血能力。但对比已摘帽的*ST博天,其负债率更高、关联交易更复杂。**中性评估摘帽概率60%,需警惕二次问询黑天鹅**。
最后提醒:本文数据截至2024年5月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ST股单日涨跌幅限制5%,流动性风险极高,参与前请务必阅读公司完整公告及法律风险提示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